<p><font color="#000000" size="4">呵呵,忘发了一篇帖子,现在补上,感谢所有宝贝的支持</font></p><p><font color="#1196ee" size="4">后记</font></p><p><br/><font size="4">那天为了给本书的第六章寻找资料,我从床底下翻出来我过去的文稿。拂去厚厚的尘土,我坐在地板上,一篇篇浏览。<br/>看着看着,竟不由自主地泪花翻滚。<br/>我喜欢收集过去的东西,如果是自己写的文字就更舍不得丢弃。所以从小时候的涂鸦日记到最近为电台节目写的策划案,从以前上课开小差时的信手漫画,到大学选修课的结业论文,我都留着。<br/>翻开这些或新或旧的纸片,就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。<br/>字迹从稚嫩到流畅,文风从平实到讲趣味,思维从简单到成熟,我和从前真的不同了。<br/>回忆真是一个好东西。<br/>而写这个小册子的过程也是一个回忆成长道路、反省自我的过程。这一段时间和朋友聊天,经常不由自主地谈到过去,而一些尘封记忆也趁机翻出来晒晒太阳,凑凑热闹。<br/>我敢说,现在和动笔以前相比,我更加了解我自己了!<br/>而我们忙碌一生,为的不正是看清自己,实现自己?<br/>所以写这本小册子是我冷静思考自身的绝佳机会,我感谢这个机会。<br/>尽管写作的过程也是相当辛苦的。<br/>写作期间也赶上各项工作都最忙乱的阶段,经常左跑右颠、手忙脚乱地工作到深夜,才能坐到灯下开始我的写作。这本小册子上的绝大多数文字诞生在凌晨1点钟至4点钟之间,希望你读的时候不会哈欠连天。<br/>比如说你现在正在读、我现在正在写的这段文字。我写它们的时间是早晨3点。而我在想写完这一段我必须上床去睡觉,因为明天早上6点半我必须起床去学校带98级新生去体检。我还要告诉你,这本小册子里的很多篇(包括这篇后记)是在一个熨衣架上写的。因为学校宿舍翻修,我目前暂住的这间房子里没有书桌,所以我只好坐在床上,在一个熨衣架上写我的心事,相信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应该会比较平顺工整吧!<br/>在写作的过程中,回忆是最困难的一部分。我是健忘的人,喜欢关注自己的现状,既不愿意奢谈未来,也不会对过去有过多的留恋。加上时间的久远,很多童年少年的记忆在头脑里模糊了。而我又希望借由这些文字,让大家看到一个起初的我,看到何炅究竟是怎样长大的。所以我很看重这些回忆的正确与真实。有时候记起一件什么事,我会兴冲冲地把它写出来,可回头再一看,又生出几分怀疑:“这是我吗?我真的做过这种事?”于是一定要寻访查证,确信无疑。这段时间老是缠着家人和朋友要他们陪我回忆过去,也落下了一个“感性怀旧的心病,动不动就大叹:“我曾经……想当年……”人送外号“过去式”!<br/>这期间我得到很多人的帮助。没有他们,我断不能完成这叠厚厚的文稿。<br/>感谢我的父母。他们在忍受我死缠烂打的“回忆工程”的无情折磨的同时,体贴照顾我写作之外的起居生活。爸爸停下手中的研究工作,把他的电脑让给我用;妈妈看我熬夜老上火,每天熬一壶菊花甘草茶放在冰箱里,解了渴,也舒了心。<br/>感谢海南出版社的同仁们。他们的工作辛苦卓绝,除了给我以很多关于文字、图片中肯的建设性的意见,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本书,他们的足迹更是遍布全国,能和这一群勤劳敬业的“工作狂”合作,我既深感庆幸,又很受教育。<br/>感谢我的老师。他们帮我找回了当年的自己。李梦平老师提供了附中作文集上选刊的我的作文;杨修文老师更是拿出了珍藏了近20年的照片资料。有了老师的启发,我的文字才会有血有肉。<br/>要感谢的人很多。而这份感谢随着书稿一天天地成型,渐渐变成了一种忐忑。当这些文稿交出去的时候,我感觉像是毫无保留地坦白了自己成长的全过程。我不敢奢望自己的文笔得到什么夸奖,更不敢标榜自己有一条值得借鉴的成功之路,我只是老老实实地把我的所思所想、所作所为记录下来,让大家知道有一个小孩是这样一步步地长大而且他有多么热爱生活!<br/>我只是希望通过文字的沟通我们能互相了解对方多一些。如果你看过这本书,而且觉得还不错,那么请你也热爱生活吧!<br/>如果再写类似这样的回忆文字而且还编成小册子,我想一定要在20年以后。这个期间我们一定是各自成长发展,那么到了那时候,你还愿不愿意再看我的罗嗦话呢? </font></p>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-7-1 16:21:07编辑过]
|